提要文摘: | “苏格拉底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这就是苏格拉底在世时曾受到过的张扬理性主义的指控。从现代性问题出发, 尼采再次对苏格拉底提出指控: 由于苏格拉底犯了唯理主义的大错, 才惹出了西方现代性这一“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和漩涡中心”。据此, 尼采宣布了苏格拉底这个历史“偶像的黄昏”。海德格尔接过尼采的指控, 并跟随尼采致力于回到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人……好些哲人则跟着尼采-海德格尔步入后现代的黎明。同样从现代性问题出发, 施特劳斯却通过重审“苏格拉底问题”驳回了尼采对苏格拉底提出的阿里斯托芬式的指控, 并把现代性问题的指控转过来对准了尼采自己--现代性的三次浪头恰恰是西方哲人不再理会或不再能理解苏格拉底问题的结果。换言之, 通过重审“苏格拉底问题”, 施特劳斯看清了现代性问题的深远本相, 并由此找到了超克现代性方案的方案: 回到原初的“苏格拉底问题”, 而非奔向抛弃这一问题的后现代。就此而言, 重审“苏格拉底问题”是施特劳斯一生学术的基本着力点。施特劳斯有三部自编文集传世: 《什么是政治哲学》( 1959) 、《古今自由主义》( 1968) 和《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苏格拉底问题”的所在位置。施特劳斯逝世后, 其 |